动态 | 公告 | 征文 | 媒体
现在位置:首页 > 建所60周年 > 征文
 

青春,在这里绽放 

张阳阳  活体分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

  200891,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怀揣着家人的期望和嘱托,结束了思绪满满的火车之旅,来到了科研系统的圣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光阴荏苒,八年时光匆匆而过。北京城的每一季风景、中关村北一街2号的每一滴热情,在无数个日夜里感动着我所有的感官和每一根神经。无论是在严肃热烈的会议室还是热火朝天的实验室,无论是在参加会议的各大高校还是把话叙暖的本所食堂,一路欣赏,一路学习,满是收获。都说人生是一场旅行。因缘际会,我从地方高校来到化学所读研工作,蓦然回首,这几年的经历堪称我人生中一段难得难忘的旅程  

  忘不了初来咋到时师兄师姐对我这个小师妹的宽容和友好,一个笑容,一句问候,让我焦虑的心瞬间得到安慰。忘不了为了尽快融入,我们昼干夜学、52、白加黑时那一份殚精竭虑,为一个实验想法而激情争辩,讨论不休,那是思想的碰撞。  

  忘不了准备毕业论文和答辩时的忙碌。导师给我们修改论文,师兄帮我们安排答辩日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度整理答辩材料到凌晨,一幕幕幻灯片似的浮现在眼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导师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终身。望着毕业时我与导师的合影,不禁想起范仲淹所写“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忘不了中关村北一街2号不灭的灯光,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的青春激情。清华校长梅贻琦曾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化学所所在地中关村北一街2号既不高大也不气派,但是绝对不缺大师。作为化学学科人才的大本营,这里聚集着一群信念坚定、追求理想和能力出色的科研精英。套用一句流行语,化学所研究员和学生也是蛮拼的,必须点赞。除了加班加点家常便饭、通宵达旦习以为常,所有人也是求真务实、扎实干事,而且他们在相对清苦的待遇面前,似乎永远昂扬向上、干劲十足。正是这种敢于“拼”和乐于“苦”的精神,予人正能量,给人以鼓舞。一代代热血青年经过化学所的熏陶洗礼,迅速成长成才,走向广阔绚烂的人生舞台;一批批青年才俊经过实验室的锤炼熔铸,变得更加成熟,担负起科技发展的时代重任。对于自己,“问题导向”和“不要走了太久,忘了为什么出发”总在耳边环绕,科研工作中始终提醒自己不能忘了“要解决什么问题”,人生路上更是要“勿忘初心”。  

  忘不了科研之余大家生龙活虎,意气风发。我们一起登慕田峪,一起打乒乓球,一起看化学所春晚。刚来北京的时候,觉得思乡情切,牵挂着我的家我的父母;不经意间,几年匆匆逝去,却又牵挂着这儿认识的这群老师朋友。  

  忘不了一起居住在青年公寓里的兄弟姐妹,相遇即有缘。我们从五湖四海、从不同高校相聚在中关村北一街2号。一起集体生活,谈科研、谈理想、谈人生。在这里我们共同拼搏、共同成长、共同奋斗,追逐梦想, 在这里有人收获了爱情、有人收获了幸福、有人收获了成长,在这里有只属于我们共同珍藏的一段回忆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我的青春在这里绽放! 我爱在这里遇见的老师朋友,我爱在这里留下的充实、无悔的青春足迹!         

         

作者简介:张阳阳,活体分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

2008级理学博士,助理研究员,导师马会民研究员

 

© 1956 - 201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编:100190 电话:010-62554001 010-6255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