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公告 | 征文 | 媒体
现在位置:首页 > 建所60周年 > 征文
 

 我观化学所

占铃鹏  活体分析化学实验室

  初来化学所是在2012年的暑假,虽未能顺利参加到化学所的夏令营,但依然在那个炎热的夏天到化学所初体验了一番,彼时,五号楼还未迎来住客。后来,回到学校,9月初保研申请开始,我死心不改地继续申请北化所,这次化学所终于给了一次面试的机会。来面试当天,我的导师先带我在实验室转了一圈,此时,大家刚搬进五号楼,我一看,嗯,不错,办公和实验环境都挺好的,我要努力留下来。如愿,如今已是近四年过去。 

  化学所的好,作为一介学生,难以高屋建瓴地从学术、教育、成果等角度评价,我们能感受的是在化学所这个大家庭享受到的科研生活的便利、智识的成长、精神的感染。 

  化学所的试剂、办公产品订购十分方便,在电子所务下单,即可在库房领取;在库房订购百灵威等厂商的试剂也可以快速的送达,比淘宝快多,比肩京东,这里要感谢库房的所有辛勤工作的老师。虽然我们实验室在还算新的五号楼内,门窗电路的小毛病偶有发生,电话打给物业,也能及时得到修缮。在熬夜实验的一个晚上,还碰到保安大叔深夜巡查,才知以后定要按规范锁好门窗,以使这些所里的深夜守护人能更安心。在此,要感谢科住物业的所有工作人员,是你们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安全、方便的工作生活环境。研究生处的老师耐心细致,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都能耐心地帮以解决,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在化学所的求学之路。 

  化学所人才辈出,每年都有新的优秀青年人才诞生,然而更让我感到化学所浓浓的科学家氛围的是老一辈研究人员群体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质谱中心的王光辉先生是我们课题组人员常常请教的象,也时常看到王老师在帮助许多学生解答质谱解析的问题。虽已年迈,王老师对科学依然充满热情,对各类质谱仪器、离子源熟稔于心,关注最新的科学进展。每当步入质谱中心,总能看到王老师或在打磨小装置,或在调试离子源,或在分析数据,或在与人讨论问题。在所园区穿梭时还经常碰到另外一位老先生,朱起鹤院士,他总是提着个蓝色的布包,我猜里面装着的有笔记本等。朱老师已九十多,依然喜爱科学,思维敏捷,平日里我并没有机会与老先生交流,怎知如此呢?缘由是一次讲座,当日我是兼职摄像师,对会场里这位老先生很是好奇,他坐在座位上听的很认真,桌上还有笔记,比诸多青年学子还勤快认真。讲演完后,老先生还以英文提了一个问题,虽不记得问题为何,但对他所用的英文排比句“due to,due to,due to却记忆深刻。后来,问其他老师,才发觉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朱起鹤院士。今年河北科大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老师发明了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广受关注,而去年化学所的张纯喜老师默默耕耘多年,终于首次合成出与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中心类似的簇合物,也是颇为相似的经历。化学所还有许多对科学充满兴趣和热情的研究人员,想必在化学所待过的人都会有所体会。这些人所展现的科学、敬业、坚持的精神感染着每个人,在现今社会尤是弥足珍贵。 

  在化学所需要感谢的人和物很多,但此文为贺所六十大寿,不宜写成博士论文的致谢,对于化学所的好就不多言了。继往开来,我倒想以一个研究生不成熟的角度来提一些建议。 

  初来化学所,就听人说过化学所是低调的大所,然后开始历数化学所的一些杰出研究成果和人才,一开始我对那些优秀的研究成果很是自豪,现在也是,但慢慢的我的关注点放在了“低调”上。化学所为什么会低调?为什么要低调?实际上,化学所在国内、国际学术界的名声应该不小,第一次自然指数发布时,化学所列中科院第一。我想,这里所言的“低调”应是相对公众和媒体而言。但从一个学生角度,为以后职业发展考虑,却希望化学所的名声响亮。闷声做科研,或许是科学家的本性,也是实在的要求,但对一个研究所而言,宣传和推广,确是大有裨益。如前所言,宣传化学所的名声,一可为毕业学生就业提供名声保障,二可为所研究成果推广助力,三可为招揽人才。美国航天局NASA每年花费诸多精力向公众推介研究成果和科普教育,一者为国家科学传播贡献力量,二者也是要向纳税人交代的现实要求。科学院每年都有公众开放日,想必也有类似考虑。化学所的宣传效果和社会声誉,其实我是没有调查的,提此,也是想引起所内人员的注意,或许就有调查了。但作为京外院校来化学所的学生,却实实在在有另外一个困惑:化学所在京外常被称为“北化所”,但我们一般自称“化学所”,相当于是有两套名称。而当一般人谈论起科学院化学所时,有时并不特指“化学所”,有可能是有机所、大化所、应化所,我们容易与它们混淆,谈及它们却是不易与我们混淆。 

  对于学生来说,初次认识化学所可能是在网络上搜索夏令营或考研院校的时候。化学所的夏令营规模不算大,以我那届为例,实际招生120多人,夏令营100多人,有机所招生80多人,夏令营200多人,大化所和应化所夏令营也招近两百人,而北大清华夏令营人数也多于招生人数。化学所每年引进许多百人、青千,我想,作为实际承担实验作业的研究生也应是受到注意“引进”的一个方面。我有时会关注一些院校招聘启事,以观察学术界的发展,对比一些青年人才招聘启事,我觉得招聘单位或课题组的科研实力固然是最重要关注点,招聘信息的详尽与否和待遇也是重要的关注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一个青年人待到成家立业之年龄时,工资待遇必是择业要点。此时,“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资待遇”比“按化学所规定”的表述更具吸引力,当然,前提是真的是有竞争力。 

  我有一些生物口的朋友,时常听他们研究机构轮转学习的制度,我也有一些化学口的朋友,偶尔听得一些因学生与导师脾性不合想转导师却诸多困难的故事。我想,能否在化学所也实行此类轮转制度,让学生和导师之间先有个彼此了解的过程,再相互选择,而非类似高考般的一考定终生。 

  今年以来,我经常到五号楼地下室打乒乓球,甚是开心,傍晚时分还时常碰到“人满为患”的情况,想是大家对运动的热情很高。化学所的北边邻居清华大学从民国时期就提倡体育锻炼,提倡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我想体育锻炼对于化学所的工作人员同样十分重要。如果化学所能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场所和器材,我想是十分受欢迎的,很多同学就不用跑清华北大去了。 

  化学所一甲子的风风雨雨,经过一代代人的辛苦耕耘,终有了现今我们大家所喜爱、所荣耀的化学所。祝愿化学所的未来更加美好!祝愿化学所人的未来更加美好! 

 

占铃鹏,活体分析化学实验室

2013级直博生 导师聂宗秀研究员  

邮件:lingpengfir@iccas.ac.cn 

© 1956 - 201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编:100190 电话:010-62554001 010-6255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