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的情缘
程靓 分子识别与功能院重点实验室
时光荏苒,2016年已经快过去了一半。回首之间,蓦然发现,我已与化学所结缘十二年。
2004年2月,我作为本科实习生第一次踏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大门。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春雨淅淅沥沥,很清闲,不经意间就润湿了园区内外细细的草坪。整个春天,都在这泥土气息间蔓延开来,园区里一派生机勃发的盎然景象。我心中萌生的希冀也随着这新绿满溢了开来,从此爱上这里,于是我和化学研究所便开始了十二年的情缘。
园区的众多建筑里,我对一号楼有别样的感情,我所在的分子识别与功能实验室原来就坐落在一号楼,我五年的专业学习也是在这栋楼里开始的。当时我还没过大学里的兴奋劲儿,推开210组实验室的大门,就被大大小小的烧瓶、高高低低的柱子给吓倒了。天呐,怎么有这么多实验要做,这么多柱子要过,不由得一阵嘀咕。青春的躁动与科学的厚重有了第一次碰撞,直到“创新、求是、团结、奉献”的所训如醍醐灌顶将我敲醒——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须得潜心修行,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验技能是入门的门槛,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才能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
从此我和一群小伙伴们就开始了青年公寓和化学所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上午从青年公寓出发,在所食堂草草地吃完早饭就各自钻进实验室,下午的时候躺在草坪上,与小伙伴们聊聊人生、谈谈理想、发发牢骚。盛夏的季节里,园区里的一切都透着静谧。在落日的余晖中,太阳慢慢收敛热情,蓝色的天空慢慢变浅、变灰,夕阳将光线从最远的高山收回,光芒渐渐隐退,那时的心中是那样的心旷神怡。华灯初上心生疲惫的时候走出一号楼,漫步在郁郁葱葱的草坪上,空气中满是青草味的气息,缕缕清香,安放着一颗躁动的心。
园区美景令人陶醉,而化学所里蕴含的活力让我不断进取和努力。如果说科研是实验和文献的结晶,那么与导师的交流就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导师们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以及对学生真切的关心和耐心的教诲,每时每刻都深深启发着我们应该如何做科研、如何做人做事,让我们真正领悟到作为一个人所应具有的追求目标和精神需求。师兄师姐们热情的辅导帮助我们迅速成长,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了大家庭般的温暖。这样一个母亲般慈祥温暖的集体,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不时带给我们惊喜和精彩,也印证了我们当初对她的义无反顾是多么值得。
回顾读博士的这几年,是我人生中变化最大、收获最多的一段岁月,也是我人生中最珍贵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一笔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毕业后不管是在企业工作还是在海外求学期间,时常想起化学所——我的第二个家,回想起曾经的纯真,依旧觉得十分温暖。
五年之后的金秋十月,我背着行囊从大洋彼岸回到了北京,再次步入了这个曾经无比熟悉的园区。亭台依旧,时光不再。东边的过程所早就挪了地儿,南边的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巍峨耸立,西边北大一溜水地盖了好多学生公寓,而化学所依旧是北四环边上的那个小小的园子,虽然有了不少变化,但依旧是我记忆中的模样。一号楼依旧静静地伫立在西门边上,而北边新的五号楼已经拔地而起。食堂里面的布局仍旧没有变,外面的饭馆倒是换了好几茬。走在十号楼的图书馆里面仍旧能看到昔日的影子,每次有考试或者实验不顺利的时候都喜欢来图书馆,坐在玻璃窗旁边的位置上总是能静下心来认真的读书。累了拿本文献随意翻翻,或者起来走走,甚至就静静地看看窗外的风景都觉得是那么的惬意。一号楼前的那片草地是我们当时对化学所最后的回忆。毕业了,我们就是在这里开心的跳啊,笑啊。在这里尽情的摆着姿势,在咔嚓咔嚓的声音里留下我们最好的回忆。所有同学都互相拍着照,互相留着言,因为离开这里我们将进入全新的生活,这里是我们休整的最后地方。所有的这一切都交织成一幕幕的多姿多彩的画面,里面有苦有甜,有辛酸有快乐,有坚持有梦想。回忆总是美好的,我在化学所六十年所庆的今天再次站到这里,我的梦想从此又将重新起航!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化学所这片芳草园中,我愿做一棵无名的小草,虽然细微,却努力绽放自己的生命,为这里的春天增添一抹绿意、一份生机。十二年一轮回,六十年一甲子。我愿为化学所,奉献自己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十二年……
|
|
程靓,分子识别与功能院重点实验室
200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2009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导师:陈拥军研究员、刘利研究员);曾先后在凯美隆(北京)药业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赛林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从事药物化学的研究工作;2011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引进国外杰出青年人才计划”,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