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公告 | 征文 | 媒体
现在位置:首页 > 建所60周年 > 征文
 

化学所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前后的一些回忆——纪念建所60周年

朱道本

  我在化学所工作已经48年,其间,1992年到2000年,由于大家的信任,有幸担任化学所所长。那几年,也正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有许多的回忆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在庆祝化学所建所60周年之际,与大家一起分享。 

  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后期化学所几次战略规划的制订,印象深刻。 

  1989年,在胡亚东所长领导下,化学所提出了“90年代发展设想”,我参与了规划的起草、研讨到制订的全过程,规划提出了化学所深化改革的基本构思,包括原则、改革模式、管理体制、人才队伍、研究工作和生活设施等方面,这份“设想”勾画了化学所90年代的发展蓝图,对化学所进一步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 

  1992年,为进入中科院深化改革试点单位,提出了“化学所深化改革纲要”,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是:创造一流条件,争做一流工作,造就一流人才,采取了6条改革措施。1994年,化学所改革方案框架得到确定,顺利通过了国家科委组织的试点评议,成为国家科委基础性研究所改革试点7个单位之一。 

  1998年,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启动,化学所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提出了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的整体规划,得到了中科院的批准,化学所成为首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化学所的定位: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技术研究,并与高新技术转化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 

  第二个印象比较深的就是科研组织结构的调整。 

  为适应1986年国家科研经费拨款制度改革的需要,化学所当时的研究单元都是以独立课题组的形式存在,一共有74个课题组。随着改革的深入,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化学所进行了课题组清理,形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所级实验室、独立课题组三个层级的科研单元。我记得第一批恢复了4个实验室。这样的调整让化学所科研单元的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1995年,化学所成立了分子科学中心和聚烯烃研究与发展基地、特种高分子研究与发展基地,“一个中心、两个基地”的布局,对化学所随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分子科学中心的成立,使化学所的定位更加明确,研究工作更加聚焦。化学所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科学中心,1999年,化学所按照创新工程的要求,首批遴选了13个单元进入中国科学院分子科学中心,包括7个国家重点、院开放实验室和6个研究组,其中还有从感光化学所整合过来的光化学实验室和胶体界面实验室。同时,启动了分子楼(3号楼)的建设,启动了化学所新世纪十年发展规划的制订。 

  第三个方面是人才队伍的建设。 

  化学所历来对人才队伍建设非常重视,特别是知识创新工程启动前后,引进和着力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白春礼是1995年化学所的第一个“杰青”,从1995年到1999年,10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获得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从1996年到1999年,引进了9位优秀的青年学者。此外,当时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加强博士生、博士后的力量。1994年,化学所被批准为全国17个自行增列博士导师的单位之一,1995年,首批被批准为按一级学科(化学)授予博士学位的单位,1997年,成为中科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对人才的“分类评价”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很有成效。搞基础的、应用的、管理的、支撑的,都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工作内容来晋升职称,而且评审过程也是公开透明的。我记得当时在2号楼,申请职称的人员都要把申请报告放在会议室,有资格评议的研究员可以随时去看。在工资待遇上承担科研人员的基本工资的做法坚持不变,现在看来,这个举措符合基础研究的管理规律。 

  对于研究所而言,高效的管理非常重要。 

  1992年以前,化学所有13个职能管理部门,到1997年,精简整合成6个管理部门,部门减少了,人员精简了,人员层次提高了,逐步形成了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 

  管理上我们也非常重视制度建设。比如1993年以“化学所全成本核算分布实施办法”为代表的十个配套改革文件印发。而1998-1999年出台的分子科学中心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对于规范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的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研究条件和文化环境的建设方面,有几件事也记忆犹新。1993年,化学所科研装备总值只有5267万元,不能满足需求,为此,1994年到1998年,在当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固体核磁、FT-MS质谱仪等大型仪器,创新工程启动后又进一步加大了改善研究条件的力度。 

  “创新求是团结奉献”的所训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其实所训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把她凝练出来形成文字并且加强宣传,使大家对化学所的文化有了更深层次上的认同。还有一件小事,就是建立咖啡厅。化学所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所,如何加强不同研究单元科研人员的沟通交流,提出设立一个咖啡厅。在当时办公室很紧张的情况下,把1号楼的2楼会议室开辟成一个咖啡厅,这可是中关村地区的研究所中第一个咖啡厅。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带来的却是科研文化上的改变,我觉得很有意义。另外一件小事,每个职工生日,所里都发一张生日卡,这个传统延续至今,大家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回忆还有很多,我感受最深的便是来自化学所老同志、领导班子的同人以及所有职工对研究所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现在,科研条件远比当年好,化学所也在国家、中科院的支持下,不断攀登科学高峰,走向世界前沿。六十年是一个甲子,衷心祝愿化学所的下一个甲子一定会更加辉煌!

   

朱道本,1992-2000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 

 

© 1956 - 201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编:100190 电话:010-62554001 010-6255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