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驱足迹 赓续红色基因——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党总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加强党史学习,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2025年4月6日,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党总支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北京市李大钊故居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开展“追寻先驱足迹,赓续红色基因”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感悟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先驱的理想信念与奋斗历程。
探访李大钊故居:感受“铁肩担道义”的信仰力量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的李大钊故居,是李大钊同志1920年至1924年生活与革命实践的重要场所。党员们通过故居内陈列的历史图片、手稿及生活遗物,回顾了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的光辉事迹。李大钊同志以‘黄卷青灯,茹苦食淡’的朴素生活和‘铁肩担道义’的担当精神,为中国革命点燃了火种。驻足于李大钊的书房与会客厅,党员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驱在艰苦条件下探索真理、矢志报国的赤诚情怀,都表示科研工作者更需以家国需求为指引,在攻坚克难中践行初心。
走进《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触摸思想启蒙的澎湃脉搏
随后,党员一行来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这座位于北池子箭杆胡同的院落,曾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核心阵地。展馆内陈列的《新青年》创刊号、陈独秀手札等文物,生动再现了百年前革命先辈们以笔为剑、唤醒民众的历史场景。大家重点参观了“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主题展区,深入了解了《新青年》在促进思想解放、孕育建党伟业中的关键作用。
以史为鉴:凝聚科研报国奋进力量
此次活动以“实地研学+历史讲述”的形式,将红色教育与学科特色相融合。党员们通过大量珍贵史料和场景还原,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思想探索与社会实践,深刻领悟了革命先驱“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与“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品格。活动结束后,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通过参观更坚定了理想信念,要将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辈的爱国情怀融入科研实践,聚焦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岗位做出更多的贡献。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党总支
2025年4月10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