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所在仿生制备粘附可控表面领域取得新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化学所的支持下,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受在水环境中不沾油的贝壳启发,仿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在水下对油超低粘附的高能无机表面,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的《先进材料》(Adv. Mater. 2012, 24, 3401-3405)上并被WILEY-VCH选为表面与界面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报道。
向自然学习,利用仿生原理设计和制备粘附可控的表面材料,是表/界面领域及功能界面材料领域的前沿性课题。研究人员发现,短文蛤壳内表面的外套膜覆盖区域在水下对油具有超低粘附的特性,该特性主要源于贝壳的高能无机组分碳酸钙及该区域的表面微纳复合结构。受此启发,通过用简单的氨水腐蚀法,研究人员在铜片基底上制备了在水下对油超低粘附的高能无机氧化铜表面。通过改变腐蚀时间,可以控制氧化铜表面微纳复合结构的粗糙度,从而调节油滴在该表面的粘附力大小。这一功能表面也可以拓展到其它的无机材料体系,为水下不粘油工程金属表面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思路,在水相设备抗油污、原油泄漏清理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短文蛤壳内表面外套膜覆盖区域在水下具有独特的对油超低粘附特性
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
2012年8月28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