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手性分子识别中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组图)
2003年8月16日,中科院基础局召开了由中科院化学所主持的、与上海有机所共同完成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手性分子识别中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的验收会。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化学所王梅祥研究员及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就总项目及各课题的执行情况向专家及院领导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本项目以手性分子识别研究为中心,分别从新型高效的(化学和生物)催化合成手性分子新方法、手性分子的组装及手性聚集体的构筑、以及手性分子分离与检测等不同的角度入手,综合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中的各种先进技术和研究手段,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设计合成了具有平面手性的二茂铁配体,研究了平面手性的作用规律;利用过渡金属催化剂研究了联烯、烯、炔烃等的不对称合成反应;设计合成了以树状大分子为载体的手性催化剂。发展了新型的手性配体分子和催化反应,建立了新型、高效的化学催化合成手性分子的方法。
研究了高立体选择性的腈和酰胺的生物催化转化反应,实现了光学纯的氨基酸对映体的克级制备;发展了一种适合粗制羟氰化酶作用的微水相工作体系,实现了连续流动相反应体系下高立体选择性氰醇合成反应;初步研究了具有独特的反Prelog规则的氧化还原酶白地霉G.38细胞的生物催化还原反应。发展了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建立了新型、高效、“绿色”的生物催化合成手性分子的方法。
发现了三类通过界面组装可以使本身没有手性的分子形成具有手性的分子聚集体体系,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实现了从非手性到手性的转变;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上沿或者下沿带有手性基团的手性杯芳烃分子,并发展了合成固有手性杯[4]和杯[6]芳烃衍生物的新方法。建立了全新的手性分子组装体系,在分子聚集体层次的手性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
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成功地实现了对固/液界面手性分子的直接识别,在STM研究表面和界面手性分子识别规律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建立了二元协同手性选择剂系统,用于手性分子分离与检测的手性毛细管电泳新方法,发展了手性分子检测与分离的新方法。
此外,还构筑了一些新的手性微反应器,并初步探讨了手性微反应器控制化学反应对映选择性的可能性。
该项目综合了化学所和有机所在有机合成、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方面的优秀队伍,充分在内部实现了学科交叉,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发表论文292篇(SCI收录263篇),其中包括在J.Am.Chem.Soc.、Angew Chem.Int.Ed.上发表的论文22篇,专著12本,申请和获得专利23项,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32篇,国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12篇。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验收专家组成员认真听取了总项目和分课题的执行情况报告,认为:整个项目超额完成了任务书制定的研究目标,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在学术交叉与合作研究方面富有特色。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建议中国科学院及有关部门对该领域给予进一步的支持,以利于产生更重大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
(王梅祥研究员做项目总汇报)
(麻生明研究员(上海有机所)做课题-1工作汇报)
(专家组成员在热烈地讨论) (专家组成员在认真听取工作汇报)
(科技处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