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所研究人员提出单线态氧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等的大力支持下,化学所马会民研究员课题组与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张德清研究员、朱道本院士合作,设计合成新型单线态氧的化学发光探针,在单线态氧的化学发光探针研究与分析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国际化学期刊J. Am. Chem. Soc. (2004, 126, 11543-11548)上。
单线态氧(1O2)是一种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氧。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以及过氧化氢等活性氧物种类似,1O2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可用于单线态氧研究与分析的方法比较短缺。这主要因为:一方面,要将1O2与其它的活性氧物种加以区分,则需要分析方法的选择性很高;另一方面,由于1O2在水溶液中的短寿命(~ 3 μs)和低产率,所用的方法还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该研究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原理,将强电子给体四硫富瓦烯(TTF)单元连接到对1O2有特效捕获作用的发光体蒽上,设计与合成了一种新的、对1O2有很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捕获探针4,5-二甲硫基-4’-[2-(9-蒽氧基)乙硫基]四硫富瓦烯。其响应机理为:受TTF活化的蒽单元首先捕获1O2,生成了一种不稳定的内过氧化物;它的分解不仅引起蒽核的激发并随后通过辐射失活而发光,而且还导致了TTF单元的氧化。在这种连串反应中,最终形成的探针阳离子形式促进了化学发光反应的进行,同时也阻止了TTF单元和激发态蒽单元之间的PET过程,从而增强了化学发光。研究表明,该探针只对1O2表现出较强的化学发光,而对其他的活性氧物种(如H2O2、OCl-、O2-、.OH)仅产生很弱的化学发光响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该探针对单线态氧的检测限可达76 nM。
生命分析化学实验室供稿
2004年9月27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