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获奖概况
      • 获奖动态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动态
    • 科技合作
      • 重点项目推介
      • 参股企业介绍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科研进展
    • 科研活动
    • 综合新闻
    • 党建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 分子科学论坛报告
    • 所级邀请报告
  • 人才招聘
  • 专题报道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EN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高水平的化学研究机构。化学所的主要学科方向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多年来,化学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取得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技术创新与集成不断加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延伸创新价值链,技术示范和产业化不断推进。
      现任领导
      • 王树

        所长

      • 范青华

        党委书记、副所长

      • 冯国星

        纪委书记

      • 郑企雨

        副所长

      • 郭玉国

        所务委员

      • 周恒

        所务委员

      所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60多年以来,几代化学所人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形成了创新、求是、团结、奉献的优秀文化,为我国科技事业、国民经济和国家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化学所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化学研究机构为目标,不断凝练科技目标,调整和完善了科研组织结构;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科技创新队伍;瞄准科学前沿,注重原始创新和学科交叉,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国家级科研平台

      • 实验室

      • 所级研究中心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纪监审办公室

      • 综合处

      • 科技处

      • 人事处

      • 教育处

      • 财务资产处

      • 质量处

      • 重大任务处

      支撑系统
      • 分析测试中心
      • 信息化办公室
      • 中国化学会
      园区概况
      • 中关村园区
      • 昌平园区
      • 武清园区
      • 怀柔园区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曾昭抡
      • 柳大纲
      • 梁树权
      • 王葆仁
      • 蒋明谦
      • 钱人元
      • 蒋丽金
      • 黄志镗
      • 徐端夫
      • 江龙
      • 朱起鹤
      • 朱道本
      • 白春礼
      • 佟振合
      • 姚建年
      • 万立骏
      • 江雷
      • 赵进才
      • 李永舫
      • 韩布兴
      • 刘云圻
      • 李玉良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更多 +
      • 化学所第三届博士后学术交流会——暨BMS Junior Fellow、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考核交流会成功举办2025-01-26
      • 华南理工大学马於光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2-17
      • 上海有机所/上海中医药大学林国强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2-17
      • 化学所荣获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一等奖2024-12-03
      • 中国化学会首届华聚荟论坛在化学所举办2024-12-03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叶国安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1-22
      持股企业
      更多 +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动态
      更多 +
      • 【夏令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报名通知2025-05-06
      • 【硕士】关于化学所2025年拟录取统考硕士研究生提交补充材料的通知2025-03-28
      • 【推免】关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复查的通知2025-03-14
      • 【硕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复试规程2025-03-07
      • 【转博】关于2025年秋季硕博连读研究生转博考核的通知2025-03-06
      • 【博士】2025年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申请-考核通知2025-02-27
      培养动态
      更多 +
      • 【评优】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评选结果公示2025-05-06
      • 【评优】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的初选结果公示2025-05-06
      • 【评优】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2025-04-09
      • 【评优】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初选工作的通知2025-04-08
      • 【学籍】关于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研究生安全工作的提醒2025-04-03
      • 【心理普测】关于化学所全体在所研究生2025 年心理普测的通知2025-03-24
  • 党建文化
    • 文化活动
      更多 +
      • 所工会举办“探寻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带你走进四大古都”活动2025-04-02
      • 光化学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学习贯彻 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2025-04-01
      • 分子识别与功能党总支开展组织生活会暨“严明岗位工作纪律”主题党日活动2025-03-28
      • 胶体界面党支部召开两会精神及院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学习会议2025-03-28
      • 化学所离退休党总支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矢志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专题报告2025-03-24
      • 中国化学会办事机构党支部召开2025年度第一次党员大会暨组织生活会2025-03-24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更多 +
      【中国科学报】“让我们成为自己”!这支“女团”成为国际前沿领域重要力量">

      【中国科学报】“让我们成为自己”!这支“女团”成为国际前沿领域重要力量

      科普动态
      更多 +
      • 把圆柏花粉放大30000倍,看看它的结构究竟长什么样

      • 你真的见过五彩斑斓的黑吗?

      • 盲文印刷

      • 科学实验秀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科技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头条新闻
  • 头条新闻

    德国《应用化学》连续报道化学所科研成果

    发布时间:2006-10-26【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近期,化学所基础研究领域又取得一批创新成果,多篇论文相继发表在国际权威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研究领域涉及纳米科技,化学生物学以及分子催化等,其中有关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成果被选为VIP文章。

    1. 成功实现分子构型控制聚集态结构和形状

    在材料领域的研究中,如何通过非共价键来识别并控制超分子体系的形状、维度和建构模式是研究者面临的挑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支持下,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李玉良研究员和朱道本院士的课题组,在多次成功实现弱作用下调控分子聚集态结构、维数、形状等后,又一次利用金属络合诱导控制分子构型和物理调控,实现大面积制备有机分子体系空心结构,设计的联吡啶连接的锌卟啉(BTY)分子有一个显著的结构。设计的分子中连接在吡啶分子上的两个卟啉单元能够自由旋转,两个卟啉分子相对位置可通过金属离子的加成/消除平衡来控制。两个锌卟琳连在2, 2’ -联吡啶的4, 4’ 位上,而2, 2’ 位由钯络合占据时,分子构型从线性转变成V-型结构,导致构型变化引起的聚集态结构变化。该项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3639-3643)上。(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

    构型控制形成的实心和空心结构的SEM和TEM图像

    2. 在选择性甲烷氧化催化剂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

     甲烷的选择性氧化是催化剂研究领域中一项极富挑战性的热点与难点。通常甲烷的催化氧化过程需要较高的温度,且对有价值的含氧产物如:甲醇,甲醛,二甲醚的选择性较低。    

    化学所新材料实验室袁国卿研究员的课题组通过对催化剂设计思路的创新,实现了在较低反应温度下的甲烷高选择性氧化。与通常的氧化催化剂不同,这一新的催化氧化过程,引入了中间氧化剂,通过催化活性点的组合,在同一催化剂上实现三步催化氧化循环。催化剂的前体为MoBr2O2∙(H2O)2/Zn-MCM-48。催化过程主要涉及MoBr2O2/MoO3和ZnBr2/ZnO的可逆溴置换过程。该项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6541-6544 )上。(新材料实验室)

    MoBr2O2∙(H2O)2/Zn-MCM-48催化低温甲烷氧化的催化循环

    3. 提出简便的色氨酸显色鉴定新方法

    色氨酸在多种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简便的、用肉眼就能辨别色氨酸的方法,这种方法无论对氨基酸的生产,还是对蛋白质水解液的快速筛查,都是十分需要的。然而,由于各种氨基酸经常共存且性质相近,选择性辨别混合氨基酸中的单一种氨基酸(如色氨酸)的简便方法仍比较短缺。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化学所生命分析化学实验室马会民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在生物分子的选择性探测、光学探针与标记分析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J. Proteome Res. 2005, 4, 161-166; 2006, 5, 26-31)。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色氨酸的定位标记方法时,发现了一种新的、高选择性的显色反应,可直接用于混合氨基酸中色氨酸的鉴定。研究发现,色氨酸在HCOOH–HCl的混合水溶液中,可发生高度选择性的紫蓝色反应,且吲哚骨架为显色反应的必需单元;而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其它常见的氨基酸则无此显色现象。因此,该显色反应可用于混合氨基酸样品中色氨酸的目视鉴定,还可用于肽片段、甚至蛋白质中色氨酸残基的存在与否的确证。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6723-6725)上。(生命分析化学实验室)

     

    色氨酸的显色反应(C, D, F: 含色氨酸的不同样品)

    4. 在制备半导体一维纳米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十多年来,一维纳米结构以其奇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得到越来越高度的关注,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纳米带和纳米珠串等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与性质研究也同时成为纳米材料的最吸引人的热点领域之一。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高明远课题组在半导体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该课题组在一维CdTe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方面,开展了系列的研究工作。首先,他们采用化学所陈永明课题组合成的新型两亲性ABC三嵌段共聚物(PAA33-PS47-PEO113)作为纳米CdTe的表面修饰剂,成功地合成了具有核(CdTe)/壳(聚合物)结构的纳米线(Langmuir, 2005, 21, 4205-4210)。在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中,聚丙烯酸链段主要用于同CdTe纳米线表面键合,以降低CdTe纳米线的表面能;疏水聚苯乙烯链段由于在强极性条件下可以收缩形成致密的PS壳层结构,被设计用来提高CdTe纳米线的化学稳定性;而聚氧乙烯链段则被用来提高CdTe纳米线的分散性,从而有利于解决单根纳米线在器件应用中所面临的操纵难题。

    以上述工作为基础,他们进一步研究了超长CdTe纳米管的制备与形貌控制,研究发现镉离子同巯基乙酸可以形成具有一维螺旋结构的纳米线,以此为模板,通过与NaHTe的反应,成功地得到了超长CdTe螺旋纳米管。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镉离子同巯基乙酸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具有一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该聚合物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具有螺旋结构的纳米线。根据这一结果,利用聚丙烯酸对上述配位聚合物链间相互作用的调节,成功地实现了对所得到的CdTe纳米管管径的调控。研究发现,该方法还适用于CdS及HgS纳米管的制备。

    该项研究的最重要的贡献是,通过对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形成的配位聚合物聚集结构的控制得到了具有不同形貌的超分子聚集体,并证明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该超分子聚集体完全可以被用作模板实现特殊形貌的纳米材料的制备,为超分子化学向无机纳米材料制备及形貌控制研究方向上的拓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例证。有鉴于此,该项研究成果最近被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6462 –6466)评为VIP论文,并被选做内封面。(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

    化学所在制备半导体一维纳米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

     

    上图:镉离子同巯基乙酸所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纳米线(a)及聚丙烯酸对此纳米线的尺寸调节效应(b,c);下图:以上述配位聚合物纳米线为模板得到的不同管径的超长CdTe纳米管。

     


    附件下载:

    上一篇:科技部李学勇副部长到化学所调研
    下一篇:庆祝化学所建所5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黑格教授学术报告会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科技合作

    研究生教育

    • 招生动态
    • 培养动态
    • 毕业学位
    • 就业信息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796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62554626 传真:010-62564828 010-62569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