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获奖概况
      • 获奖动态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动态
    • 科技合作
      • 重点项目推介
      • 参股企业介绍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科研进展
    • 科研活动
    • 综合新闻
    • 党建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 分子科学论坛报告
    • 所级邀请报告
  • 人才招聘
  • 专题报道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EN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高水平的化学研究机构。化学所的主要学科方向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多年来,化学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取得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技术创新与集成不断加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延伸创新价值链,技术示范和产业化不断推进。
      现任领导
      • 王树

        所长

      • 范青华

        党委书记、副所长

      • 冯国星

        纪委书记

      • 郑企雨

        副所长

      • 郭玉国

        所务委员

      • 周恒

        所务委员

      所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60多年以来,几代化学所人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形成了创新、求是、团结、奉献的优秀文化,为我国科技事业、国民经济和国家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化学所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化学研究机构为目标,不断凝练科技目标,调整和完善了科研组织结构;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科技创新队伍;瞄准科学前沿,注重原始创新和学科交叉,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国家级科研平台

      • 实验室

      • 所级研究中心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纪监审办公室

      • 综合处

      • 科技处

      • 人事处

      • 教育处

      • 财务资产处

      • 质量处

      • 重大任务处

      支撑系统
      • 分析测试中心
      • 信息化办公室
      • 中国化学会
      园区概况
      • 中关村园区
      • 昌平园区
      • 武清园区
      • 怀柔园区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曾昭抡
      • 柳大纲
      • 梁树权
      • 王葆仁
      • 蒋明谦
      • 钱人元
      • 蒋丽金
      • 黄志镗
      • 徐端夫
      • 江龙
      • 朱起鹤
      • 朱道本
      • 白春礼
      • 佟振合
      • 姚建年
      • 万立骏
      • 江雷
      • 赵进才
      • 李永舫
      • 韩布兴
      • 刘云圻
      • 李玉良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更多 +
      • 化学所第三届博士后学术交流会——暨BMS Junior Fellow、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考核交流会成功举办2025-01-26
      • 华南理工大学马於光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2-17
      • 上海有机所/上海中医药大学林国强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2-17
      • 化学所荣获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一等奖2024-12-03
      • 中国化学会首届华聚荟论坛在化学所举办2024-12-03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叶国安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1-22
      持股企业
      更多 +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动态
      更多 +
      • 【夏令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报名通知2025-05-06
      • 【硕士】关于化学所2025年拟录取统考硕士研究生提交补充材料的通知2025-03-28
      • 【推免】关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复查的通知2025-03-14
      • 【硕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复试规程2025-03-07
      • 【转博】关于2025年秋季硕博连读研究生转博考核的通知2025-03-06
      • 【博士】2025年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申请-考核通知2025-02-27
      培养动态
      更多 +
      • 【评优】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评选结果公示2025-05-06
      • 【评优】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的初选结果公示2025-05-06
      • 【评优】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2025-04-09
      • 【评优】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初选工作的通知2025-04-08
      • 【学籍】关于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研究生安全工作的提醒2025-04-03
      • 【心理普测】关于化学所全体在所研究生2025 年心理普测的通知2025-03-24
  • 党建文化
    • 文化活动
      更多 +
      • 所工会举办“探寻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带你走进四大古都”活动2025-04-02
      • 光化学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学习贯彻 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2025-04-01
      • 分子识别与功能党总支开展组织生活会暨“严明岗位工作纪律”主题党日活动2025-03-28
      • 胶体界面党支部召开两会精神及院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学习会议2025-03-28
      • 化学所离退休党总支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矢志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专题报告2025-03-24
      • 中国化学会办事机构党支部召开2025年度第一次党员大会暨组织生活会2025-03-24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更多 +
      【中国科学报】“让我们成为自己”!这支“女团”成为国际前沿领域重要力量">

      【中国科学报】“让我们成为自己”!这支“女团”成为国际前沿领域重要力量

      科普动态
      更多 +
      • 把圆柏花粉放大30000倍,看看它的结构究竟长什么样

      • 你真的见过五彩斑斓的黑吗?

      • 盲文印刷

      • 科学实验秀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科技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头条新闻
  • 头条新闻

    沉痛悼念梁树权先生

    发布时间:2006-12-13【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梁树权 先生治丧委员会

     

    主  任:白春礼

    副主任:李静海  郭传杰  万立骏  杨淑霞

    委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  扬、马会民、方世璧、方肇伦、毛兰群、王  夔、王佛松、王笃金、王梅祥、卢佩章、刘  毅 、刘鸣华、朱丽兰、朱起鹤、朱道本、江  龙、阴和俊、何  岩、佟振合、张  杰、张玉奎、张德清、杨更亮、杨裕生、汪尔康、沈天慧、沈保根、陆婉珍、陈  义、陈洪渊、周同惠、俞汝勤、姚守拙、姚建年、胡亚东、赵  睿、赵玉芬、徐  坚、徐晓白、高  鸿、曹  镛、黄本立、黄志镗、曾云鹗、董绍俊、蒋丽金、谢学锦、韩志超

     

    梁树权 先生生平

     

    梁树权 先生原籍原广东省香山县, 1912年 9月 17日 生于山东烟台,1933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旋即就职于前实业部地质调查所。1934年赴德国留学,1937年获慕尼黑大学自然哲学科博士,继在奥地利维也纳(Wien)大学分析化学系 从事 博士后研究。1938年回国,历任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重庆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47-1949年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长春综合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工作站和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并任《化学学报》主编,国际分析化学刊物《Talanta 》学术顾问,中国科技大学校务委员、兼职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等。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是我国分析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梁树权 先生学术成果丰硕,影响深远。1937年完成了以化学法精确测出铁的原子量为55.850,1939年在德文化学期刊上发表,翌年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所采纳,并得到长期沿用,为国际化学界作出了贡献。 1938年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1953年承担了白云鄂博铁矿的全部分析工作,成功地解决了选矿及冶炼白云铁矿中的疑难分析问题,为我国包头钢铁公司的设计和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1954、1955年分别在抚顺及鞍钢现场,对因烧结及冶炼含氟铁矿石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最早的研究,开我国环境化学分析之先河。研究并建立了各种分离、富集方法,如泡沫浮升、负载树脂、熔融萃取和微晶析出等。发现了在低酸度下对稀土具有优良分离性能的萃取剂八碳异烷基膦酸1-甲庚基酯(5712)。率先提出一类新型试剂 -- 高分子显色剂,为有机分析试剂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梁树权院士从事科学研究与教育70余年,为我国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振兴,尤其为我国的分析化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为科学出版社著、译、校订书籍10余种,如《铁矿分析法》、《容量分析》、《无机痕量分析》、《络合滴定及其应用》、《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等。

    梁 先生在70余年的化学研究与教学生涯中,培育了大批人才。他总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青年一代。对青年要求严格,以身示范;对实验数据无不逐条验算、细致入微,堪为科学家楷模。1993年, 梁树权 先生出资设立“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

    梁树权院士积极推动国际学术合作,上世纪50年代就和前民主德国、前苏联、前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科研机构与学者建立了友好的学术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主要致力于我国与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学术交流活动,为推动我国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梁树权多年对科教事业的无私奉献,他曾获得多种奖励,如中国化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庆祝会的表彰,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从事科学工作五十年奖状,中国科学院京区从事科技工作五十年荣誉奖状。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奖牌。1995年获陈嘉庚化学科学奖等。

    梁树权 先生毕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关怀和帮助自己的学生和同事,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在学术上,他勤奋好学、锲而不舍、不断创新、成就斐然。他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是我国当代卓越的科学家、教育家。

     

     

     


    附件下载:

    上一篇:温家宝总理对梁树权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下一篇:所庆系列讲座---朱道本院士谈自主创新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科技合作

    研究生教育

    • 招生动态
    • 培养动态
    • 毕业学位
    • 就业信息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796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62554626 传真:010-62564828 010-62569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