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获奖概况
      • 获奖动态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动态
    • 科技合作
      • 重点项目推介
      • 参股企业介绍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科研进展
    • 科研活动
    • 综合新闻
    • 党建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 分子科学论坛报告
    • 所级邀请报告
  • 人才招聘
  • 专题报道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EN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高水平的化学研究机构。化学所的主要学科方向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多年来,化学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取得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技术创新与集成不断加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延伸创新价值链,技术示范和产业化不断推进。
      现任领导
      • 王树

        所长

      • 范青华

        党委书记、副所长

      • 冯国星

        纪委书记

      • 郑企雨

        副所长

      • 郭玉国

        所务委员

      • 周恒

        所务委员

      所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60多年以来,几代化学所人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形成了创新、求是、团结、奉献的优秀文化,为我国科技事业、国民经济和国家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化学所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化学研究机构为目标,不断凝练科技目标,调整和完善了科研组织结构;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科技创新队伍;瞄准科学前沿,注重原始创新和学科交叉,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国家级科研平台

      • 实验室

      • 所级研究中心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纪监审办公室

      • 综合处

      • 科技处

      • 人事处

      • 教育处

      • 财务资产处

      • 质量处

      • 重大任务处

      支撑系统
      • 分析测试中心
      • 信息化办公室
      • 中国化学会
      园区概况
      • 中关村园区
      • 昌平园区
      • 武清园区
      • 怀柔园区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曾昭抡
      • 柳大纲
      • 梁树权
      • 王葆仁
      • 蒋明谦
      • 钱人元
      • 蒋丽金
      • 黄志镗
      • 徐端夫
      • 江龙
      • 朱起鹤
      • 朱道本
      • 白春礼
      • 佟振合
      • 姚建年
      • 万立骏
      • 江雷
      • 赵进才
      • 李永舫
      • 韩布兴
      • 刘云圻
      • 李玉良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更多 +
      • 化学所第三届博士后学术交流会——暨BMS Junior Fellow、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考核交流会成功举办2025-01-26
      • 华南理工大学马於光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2-17
      • 上海有机所/上海中医药大学林国强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2-17
      • 化学所荣获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一等奖2024-12-03
      • 中国化学会首届华聚荟论坛在化学所举办2024-12-03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叶国安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1-22
      持股企业
      更多 +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动态
      更多 +
      • 【夏令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报名通知2025-05-06
      • 【硕士】关于化学所2025年拟录取统考硕士研究生提交补充材料的通知2025-03-28
      • 【推免】关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复查的通知2025-03-14
      • 【硕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复试规程2025-03-07
      • 【转博】关于2025年秋季硕博连读研究生转博考核的通知2025-03-06
      • 【博士】2025年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申请-考核通知2025-02-27
      培养动态
      更多 +
      • 【评优】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评选结果公示2025-05-06
      • 【评优】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的初选结果公示2025-05-06
      • 【评优】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2025-04-09
      • 【评优】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初选工作的通知2025-04-08
      • 【学籍】关于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研究生安全工作的提醒2025-04-03
      • 【心理普测】关于化学所全体在所研究生2025 年心理普测的通知2025-03-24
  • 党建文化
    • 文化活动
      更多 +
      • 所工会举办“探寻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带你走进四大古都”活动2025-04-02
      • 光化学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学习贯彻 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2025-04-01
      • 分子识别与功能党总支开展组织生活会暨“严明岗位工作纪律”主题党日活动2025-03-28
      • 胶体界面党支部召开两会精神及院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学习会议2025-03-28
      • 化学所离退休党总支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矢志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专题报告2025-03-24
      • 中国化学会办事机构党支部召开2025年度第一次党员大会暨组织生活会2025-03-24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更多 +
      【中国科学报】“让我们成为自己”!这支“女团”成为国际前沿领域重要力量">

      【中国科学报】“让我们成为自己”!这支“女团”成为国际前沿领域重要力量

      科普动态
      更多 +
      • 把圆柏花粉放大30000倍,看看它的结构究竟长什么样

      • 你真的见过五彩斑斓的黑吗?

      • 盲文印刷

      • 科学实验秀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科技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头条新闻
  • 头条新闻

    《中国科学报》发表文章论述贯彻实施“率先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14-08-09【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2014年7月7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正式通过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7月8日下午,中科院传达学习国家科改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精神,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启动实施。 

      近日,《中国科学报》连续发表三篇文章,针对中科院贯彻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情况进行了论述,现摘编如下: 

      让创新人才冒出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7/299576.shtm) 

      文章指出,在36年的研究生教育史上,国科大已培育出近12万名研究生。近年来,人才培养和引进在中科院备受重视。“百人计划”的启动实施,支持了一批优秀国内外科研人才;“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使人事制度成为改革的突破口;“创新2020”规划的启动,让人才系统工程得以深入实施;紧紧围绕“一三五”规划,组织实施重大创新活动,凝聚和造就创新人才,加快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并将资源配置、评价体系列为改革重点。如今,每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每个世界先进科学前沿,几乎都有中科院创新人才的身影。他们发挥着中坚作用,活跃于科技前沿。 

      文章强调,时代发展的新需求,对中科院人才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一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科院提出了“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的要求。中科院的人才引进培养实力究竟如何、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能提高多少、领军人才的国际影响力能提升几何、科研人员能否安心致研,成为中科院不得不反思的问题。 

      要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中科院必须直面自身薄弱点:与高校和企业相比,中科院在吸引和凝聚高端人才的竞争力上尚存不足,人才竞争流动机制尚不健全,安心致研的内外部环境有待优化,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机会和空间受限,骨干队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战略科技专家还不够多。 

      文章指出,问题越多,任务就越重;差距越大,使命就越艰巨。“一揽子”改革计划正在酝酿,改革之手正在点燃创新引擎。打造人才高地,需要一支素质优良、国际领先的人才队伍。提升水平,要求一个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用人机制。增强实力,呼唤一个按需择优、因人而异的激励政策。时至今日,“百人计划”已实施20年,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才计划,中科院需要筹划、整合、完善、精简。 

      为决策插上“硬”翅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7/299811.shtm) 

      文章指出,科学决策离不开强大的“外脑”。纵览全球,世界各国已纷纷进入“智库时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作为中国的科技国家队,打造高水平科技智库,为国家重大决策建言献计,一直被视为中科院的重要使命所在。中国需要改革创新,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的中科院必须迎接扬弃传统、摆脱束缚、激发活力的挑战,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必须在大变革的时代发出科技最强音,彰显出科学技术方面无可替代的能量。 

      过去65年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科学思想的引领、科学技术的支撑、科技创新的驱动。作为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中科院也一直肩负着为国家谋的重任。 

      文章指出,新时期,新形势,对中科院打造高水平科技智库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一方面,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一系列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亟待破解。科学的政府决策呼唤中科院智囊团的强力支持。另一方面,虽然中科院人在建设国家科技思想库上一直砥砺前行,不遗余力,但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方面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过去一年来,面对党和国家的信任与期盼,中科院一直在思考、酝酿,也在积极准备、行动。从思想库建设委员会开会密集研讨,到筹建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打造高水平科技智库的战略逐渐明晰,并成为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强调,在不远的将来,这一科技智库无疑会为中科院的科技咨询与决策服务插上一对坚实的翅膀,让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更多科学的决策和真知灼见服务国家、惠及民生。 

      大棋盘中下出妙手(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7/299896.shtm) 

      文章指出,回顾中国科学院的历史,从来不缺乏改革、进取、创新的勇气与魄力。65年来,中科院敢领风气之先,不但培养了几代科学大家,组建了一个个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孵化出诸如联想一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始终行走在历次科技体制改革的最前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作为中国科技的“国家队”和引领科技发展的“火车头”,中科院无疑最迫切地感受到时代大潮的强烈召唤! 

      文章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中科院已率先起航:2013年上半年,中科院实施了较大力度的机关科研管理改革,减少了职能交叉重叠,强化了院层面的决策咨询和统筹协调,得到了院内外的普遍认同;2014年初,中科院5家卓越创新中心密集启动。 

      7月7日,“率先行动”计划获批,标志着中科院深化改革的未来“一揽子”改革方案已步入实施阶段。 

      文章强调,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幕已徐徐拉开,创新的源泉也将由此蓬勃欲出。科技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只有真正构建起适应国家发展要求、有利于重大成果产出的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智力资源,迸发出更大的创新活力。 

      身为“国家队”,中科院应将改革的阵地进一步前移,要做“火车头”,中科院的深化改革就必须把触角伸向科技创新的“源头”——研究所。中科院下设一百多家研究所,学科涉猎范围广,研究性质一应俱全,必须根据不同研究所的优势、特点以及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分类定位、分类管理,开辟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真正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 

      文章强调,形势催人奋进,改革任重道远。每一个身处改革征途中的中科院人,都要在大棋盘中找准定位,迈好步伐,肩负起应有的责任,破难题,谋未来,不断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重大创新贡献。 

        


    附件下载: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若干问题问答
    下一篇:化学所召开2014年学术委员会会议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科技合作

    研究生教育

    • 招生动态
    • 培养动态
    • 毕业学位
    • 就业信息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796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62554626 传真:010-62564828 010-62569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