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获奖概况
      • 获奖动态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动态
    • 科技合作
      • 重点项目推介
      • 参股企业介绍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科研进展
    • 科研活动
    • 综合新闻
    • 党建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 分子科学论坛报告
    • 所级邀请报告
  • 人才招聘
  • 专题报道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EN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高水平的化学研究机构。化学所的主要学科方向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多年来,化学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取得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技术创新与集成不断加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延伸创新价值链,技术示范和产业化不断推进。
      现任领导
      • 王树

        所长

      • 范青华

        党委书记、副所长

      • 冯国星

        纪委书记

      • 郑企雨

        副所长

      • 郭玉国

        所务委员

      • 周恒

        所务委员

      所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60多年以来,几代化学所人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形成了创新、求是、团结、奉献的优秀文化,为我国科技事业、国民经济和国家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化学所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化学研究机构为目标,不断凝练科技目标,调整和完善了科研组织结构;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科技创新队伍;瞄准科学前沿,注重原始创新和学科交叉,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国家级科研平台

      • 实验室

      • 所级研究中心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纪监审办公室

      • 综合处

      • 科技处

      • 人事处

      • 教育处

      • 财务资产处

      • 质量处

      • 重大任务处

      支撑系统
      • 分析测试中心
      • 信息化办公室
      • 中国化学会
      园区概况
      • 中关村园区
      • 昌平园区
      • 武清园区
      • 怀柔园区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曾昭抡
      • 柳大纲
      • 梁树权
      • 王葆仁
      • 蒋明谦
      • 钱人元
      • 蒋丽金
      • 黄志镗
      • 徐端夫
      • 江龙
      • 朱起鹤
      • 朱道本
      • 白春礼
      • 佟振合
      • 姚建年
      • 万立骏
      • 江雷
      • 赵进才
      • 李永舫
      • 韩布兴
      • 刘云圻
      • 李玉良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更多 +
      • 化学所第三届博士后学术交流会——暨BMS Junior Fellow、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考核交流会成功举办2025-01-26
      • 华南理工大学马於光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2-17
      • 上海有机所/上海中医药大学林国强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2-17
      • 化学所荣获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一等奖2024-12-03
      • 中国化学会首届华聚荟论坛在化学所举办2024-12-03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叶国安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1-22
      持股企业
      更多 +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动态
      更多 +
      • 【夏令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报名通知2025-05-06
      • 【硕士】关于化学所2025年拟录取统考硕士研究生提交补充材料的通知2025-03-28
      • 【推免】关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复查的通知2025-03-14
      • 【硕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复试规程2025-03-07
      • 【转博】关于2025年秋季硕博连读研究生转博考核的通知2025-03-06
      • 【博士】2025年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申请-考核通知2025-02-27
      培养动态
      更多 +
      • 【评优】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评选结果公示2025-05-06
      • 【评优】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的初选结果公示2025-05-06
      • 【评优】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2025-04-09
      • 【评优】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初选工作的通知2025-04-08
      • 【学籍】关于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研究生安全工作的提醒2025-04-03
      • 【心理普测】关于化学所全体在所研究生2025 年心理普测的通知2025-03-24
  • 党建文化
    • 文化活动
      更多 +
      • 所工会举办“探寻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带你走进四大古都”活动2025-04-02
      • 光化学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学习贯彻 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2025-04-01
      • 分子识别与功能党总支开展组织生活会暨“严明岗位工作纪律”主题党日活动2025-03-28
      • 胶体界面党支部召开两会精神及院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学习会议2025-03-28
      • 化学所离退休党总支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矢志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专题报告2025-03-24
      • 中国化学会办事机构党支部召开2025年度第一次党员大会暨组织生活会2025-03-24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更多 +
      【中国科学报】“让我们成为自己”!这支“女团”成为国际前沿领域重要力量">

      【中国科学报】“让我们成为自己”!这支“女团”成为国际前沿领域重要力量

      科普动态
      更多 +
      • 把圆柏花粉放大30000倍,看看它的结构究竟长什么样

      • 你真的见过五彩斑斓的黑吗?

      • 盲文印刷

      • 科学实验秀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科技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头条新闻
  • 头条新闻

    中国科学院制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

    发布时间:2014-08-19【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已于2014年7月7日经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摘录如下: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院60多年来的创新成就,高度评价我院是一支党、国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求我院“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为我院乃至全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四个率先”目标,是我国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是党和国家赋予我院的光荣使命,既是重大科技任务,也是重大政治任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制定并实施《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简称《“率先行动”计划》),作为统揽全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基础、优势和差距分析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建院以来,始终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特别是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创新2020”以来,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目前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具备实现“四个率先”、引领我国科技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具有在基础前沿领域实现跨越发展的创新潜力。 

      ——具有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能力。 

      ——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 

      ——具有“三位一体”的组织优势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条件。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院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实现“四个率先”目标,还面临艰巨任务和诸多困难。 

      ——对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的战略重点凝炼聚焦不够,集成力量发挥多学科优势、组织开展重大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重大原创性工作和成果还不够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有待增强。 

      ——吸引和凝聚高端人才的竞争力不足,人才竞争流动机制不健全,安心致研的内外部环境有待优化,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机会和空间受限,骨干队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战略科技专家还不够多。一些科研人员文化理念还不适应创新发展的要求,缺乏持续追求卓越、协同合作攻关的精神。 

      ——思想库建设缺少统一、共享的支撑和研究平台,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把握国家决策需求还不够敏锐,研究方法和组织管理方式不适应智库建设和发展的要求,高水平创新思想产出偏少,智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现代科研院所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科技评价和资源配置还不适应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要求,科研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碎片化发展等现象,管理能力和水平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还存在差距。 

      这些差距和问题反映了我国、我院科技领域布局、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阶段性特征,凸显出现行科技体制机制和创新生态系统与科技快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根本性矛盾,既具特殊性,又有普遍性,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着力加以解决。 

      综合分析我院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全面审视我院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不仅有信心、有决心,而且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通过全院上下努力奋斗,在未来15年左右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的目标。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战略步骤 

      实现“四个率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院的中心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我院科技体制改革都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必须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性和坚定性,贯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做出创新贡献,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追求学术卓越,以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跨越的指导思想,前瞻谋划,系统设计,积极思变,主动改革,以点带面,蹄疾步稳,才能逐步实现“四个率先”的目标。为此,着眼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到2020年左右,即建党100年时,高质量完成“创新2020”各项任务,基本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骨干引领作用。 

      第二步:到2030年左右,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为在新中国成立100年,也是我院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率先行动”计划》是“创新2020”的延伸和发展。其中第一步发展战略,在组织实施“创新2020”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炼和提升发展目标,深化和拓展发展内容,丰富和充实改革发展举措。到2020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在“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方面,聚焦重点领域和方向,在一些战略必争领域抢占制高点,在若干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领跑者和开拓者,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发挥骨干、引领和关键作用,取得一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有效解决一批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性科技问题,为提升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方面,坚持立足创新实践、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适应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队伍,努力实现“十百千万”队伍建设目标,形成一支由数十位有世界影响的科技大家、百余位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千余名拔尖科技人才、万余名骨干人才组成的创新队伍。向社会输送十万余名研究生和一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在“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方面,建成高水平科技智库的研究系统和管理平台,不断出创新思想,形成系列产出和学术品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提出科学前瞻的建设性建议,在国家科技规划、科学政策、科技决策等方面发挥权威性影响,成为国家倚重、社会信任、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科技智库。 

      ——在“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方面,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管理科学的现代科研院所体制机制,将三分之一左右研究所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在部分优势学科领域形成5至10个具有鲜明学术特色的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成为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三、主要改革发展举措 

      (一)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构建适应国家发展要求、有利于重大成果产出的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 

      2020年前,按照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等4种类型,稳步推进分类改革,基本完成分类定位、分类管理的体制机制设计;到2030年,形成相对成熟定型、动态调整优化的中国特色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 

      1、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组建若干科研任务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创新研究院。 

      2、面向基础科学前沿,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卓越创新中心。 

      3、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大科学研究中心。 

      4、依托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学科,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研究所。 

      5、依据四类科研机构的不同定位,建立分类管理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二)调整优化科研布局,进一步把重点科研力量集中到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 

      6、瞄准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占领国际科技制高点。 

      7、立足重要基础科学和交叉前沿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8、加强国防科技创新,着力解决制约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技术瓶颈。 

      9、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开展技术研发和协同创新,显著提升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 

      10、面向人口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急迫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11、围绕五大板块和主攻方向,组织实施“一三五”规划和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国家重大任务。 

      12、探索建立新的资源统筹配置模式,促进科研布局调整优化。 

      (三)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人才高地 

      13、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进一步提高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14、积极推进院士遴选和管理制度改革,维护院士称号的学术性和荣誉性。 

      15、健全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用人机制,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16、发挥科技资源优势,探索科教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之路。 

      17、优化创新生态系统,为科研人员安心致研、施展才干创造良好环境。 

      18、创造条件,积极探索,逐步推进研究所去行政化改革。 

      (四)探索智库建设的新体制,强化产出导向,建设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 

      19、统筹相关研究力量和资源,建立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20、完善重大课题选题机制,提升战略研究和咨询的综合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21、以重大产出为导向,持续推出高影响力的品牌产品。 

      (五)深入实施开放兴院战略,全面扩大开放合作,提升科技服务和支撑能力 

      22、建设科技服务网络(STS Network),促进知识和技术成果的转移与转化、辐射与扩散。 

      23、围绕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24、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25、建设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资源公共平台,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共享。 

        

      附件:《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印发稿) 

     

     

     


    附件下载: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若干问题问答
    下一篇:化学所召开2014年学术委员会会议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科技合作

    研究生教育

    • 招生动态
    • 培养动态
    • 毕业学位
    • 就业信息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796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62554626 传真:010-62564828 010-62569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