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获奖概况
      • 获奖动态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动态
    • 科技合作
      • 重点项目推介
      • 参股企业介绍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科研进展
    • 科研活动
    • 综合新闻
    • 党建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 分子科学论坛报告
    • 所级邀请报告
  • 人才招聘
  • 专题报道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EN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高水平的化学研究机构。化学所的主要学科方向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多年来,化学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取得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技术创新与集成不断加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延伸创新价值链,技术示范和产业化不断推进。
      现任领导
      • 王树

        所长

      • 范青华

        党委书记、副所长

      • 冯国星

        纪委书记

      • 郑企雨

        副所长

      • 郭玉国

        所务委员

      • 周恒

        所务委员

      所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60多年以来,几代化学所人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形成了创新、求是、团结、奉献的优秀文化,为我国科技事业、国民经济和国家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化学所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化学研究机构为目标,不断凝练科技目标,调整和完善了科研组织结构;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科技创新队伍;瞄准科学前沿,注重原始创新和学科交叉,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国家级科研平台

      • 实验室

      • 所级研究中心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纪监审办公室

      • 综合处

      • 科技处

      • 人事处

      • 教育处

      • 财务资产处

      • 质量处

      • 重大任务处

      支撑系统
      • 分析测试中心
      • 信息化办公室
      • 中国化学会
      园区概况
      • 中关村园区
      • 昌平园区
      • 武清园区
      • 怀柔园区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曾昭抡
      • 柳大纲
      • 梁树权
      • 王葆仁
      • 蒋明谦
      • 钱人元
      • 蒋丽金
      • 黄志镗
      • 徐端夫
      • 江龙
      • 朱起鹤
      • 朱道本
      • 白春礼
      • 佟振合
      • 姚建年
      • 万立骏
      • 江雷
      • 赵进才
      • 李永舫
      • 韩布兴
      • 刘云圻
      • 李玉良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更多 +
      • 化学所第三届博士后学术交流会——暨BMS Junior Fellow、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考核交流会成功举办2025-01-26
      • 华南理工大学马於光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2-17
      • 上海有机所/上海中医药大学林国强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2-17
      • 化学所荣获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一等奖2024-12-03
      • 中国化学会首届华聚荟论坛在化学所举办2024-12-03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叶国安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1-22
      持股企业
      更多 +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动态
      更多 +
      • 【夏令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报名通知2025-05-06
      • 【硕士】关于化学所2025年拟录取统考硕士研究生提交补充材料的通知2025-03-28
      • 【推免】关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复查的通知2025-03-14
      • 【硕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复试规程2025-03-07
      • 【转博】关于2025年秋季硕博连读研究生转博考核的通知2025-03-06
      • 【博士】2025年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申请-考核通知2025-02-27
      培养动态
      更多 +
      • 【评优】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评选结果公示2025-05-06
      • 【评优】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的初选结果公示2025-05-06
      • 【评优】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2025-04-09
      • 【评优】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初选工作的通知2025-04-08
      • 【学籍】关于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研究生安全工作的提醒2025-04-03
      • 【心理普测】关于化学所全体在所研究生2025 年心理普测的通知2025-03-24
  • 党建文化
    • 文化活动
      更多 +
      • 所工会举办“探寻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带你走进四大古都”活动2025-04-02
      • 光化学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学习贯彻 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2025-04-01
      • 分子识别与功能党总支开展组织生活会暨“严明岗位工作纪律”主题党日活动2025-03-28
      • 胶体界面党支部召开两会精神及院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学习会议2025-03-28
      • 化学所离退休党总支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矢志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专题报告2025-03-24
      • 中国化学会办事机构党支部召开2025年度第一次党员大会暨组织生活会2025-03-24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更多 +
      【中国科学报】“让我们成为自己”!这支“女团”成为国际前沿领域重要力量">

      【中国科学报】“让我们成为自己”!这支“女团”成为国际前沿领域重要力量

      科普动态
      更多 +
      • 把圆柏花粉放大30000倍,看看它的结构究竟长什么样

      • 你真的见过五彩斑斓的黑吗?

      • 盲文印刷

      • 科学实验秀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科技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新闻
  • 综合新闻

    向自然学习——化学所研究人员在仿生特殊浸润性界面材料领域取得系列成果

    发布时间:2005-11-01【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向自然学习,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10月20日下午对化学所创新工程三期现场考核和评估时再次强调了向自然学习的重要性。

    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江雷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仿生纳米界面材料的研究工作,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最近应邀在《化学研究报导》 (Acc. Chem. Res. 2005, 38, 644) 杂志上发表综述文章,该文以“Bioinspired Surfaces with Special Wettability”为题,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该小组的工作,表明该研究小组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该课题组从具有特殊表面性能的生物体出发,选择几种典型的生物体表面进行重点研究,揭示了生物表面特殊浸润性的机理:

    (1)通过对荷叶表面结构的研究,发现其表面的微米/纳米结构与表面植物蜡的协同作用是引起自清洁性的关键 (Adv. Mater. 2002, 14, 1857);

    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是其表面具有超疏水性质引起的,这种超疏水的性质是荷叶表面的微米/纳米复合结构与其表面的植物蜡所产生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右图为荷叶表面微观结构的电镜照片。

    (2)通过对水稻叶表面存在液滴滚动的各向异性的机理研究,发现该现象是由于其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定向排列的结果(Adv. Mater. 2002, 14, 1857);

    由于表面微米级结构的取向排列,水滴在水稻叶表面会呈现各向异性的流动趋势。左图为水滴在水稻叶表面的各向异性照片;右图为水稻叶表面的微观结构电镜照片。

    (3)通过对水黾的腿部微结构的研究,揭示了水黾稳定的水上运动特性是源于特殊的微/纳米结构和油脂的协同效应 (Nature 2004, 432, 36)。

    一种常见的生活在池塘、河流和溪水表面的昆虫-水黾为何能毫不费力地站在水面上,并能快速地移动和跳跃?通过对其腿部微观结构的观察,我们发现水黾的这种优异的水上特性是利用其腿部特殊的微纳米结构与其表面油脂的协同效应实现的。上图是水黾腿部的微观结构电镜照片。

    受到以上研究结果的启发,研究人员仿生制备了多种各具特色的特殊浸润性界面:

    (1)在开拓新材料领域方面:制备出具有超双疏 (同时疏水/疏油) 性质的阵列碳纳米管薄膜 (Angew. Chem. Int. Ed. 2001, 40, 1743);制备出不需要任何昂贵低表面能物质 (如:有机氟及有机硅) 修饰就可以显示超疏水性质的聚合物薄膜 (Angew. Chem. Int. Ed, 2002, 41, 1221); 首次利用双亲性聚合物制备超疏水性薄膜(Angew. Chem. Int. Ed. 2003, 42, 800)。

    (2)在新性能拓展方面:与化学所杨振忠研究员合作,制备了在广泛pH值范围内超疏水纳米结构碳膜(Angew. Chem. Int. Ed. 2003, 42, 4217);采用静电喷涂技术制备出具有超疏水/超亲油性的油水分离网膜 (Angew. Chem. Int. Ed. 2004, 43, 2012)。

    (3)在规模化制备方面:采用电纺技术制备由纳米纤维 “捆绑”的多孔微球类荷叶状结构仿生超疏水聚合物荷叶薄膜 (Angew. Chem. Int. Ed. 2004, 43, 4338);仿照水稻微米结构排列方式制备出三维各向异性的碳纳米管微结构阵列 (J. Am. Chem. Soc. 2004, 125, 14996);与化学所徐坚研究员合作采用一步涂敷法,成功制备了具有类似于荷叶的微米/纳米复合多级结构的超双疏聚合物涂层 (Adv. Mater. 2004, 16, 302);模拟蝉翅膀表面的微观结构制备了超疏水聚合物纳米柱膜 (ChemPhysChem 2004, 5, 750);仿照壁虎脚底刚毛结构制备具有高粘附力的超疏水聚苯乙烯薄膜 (Adv. Mater. 2005, 17, 1977)(Nature, 2004, 432,36)。

    (4)在智能可控方面:在外场可控超疏水与超亲水可逆“开关”材料的研制上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光响应 (J. Am. Chem. Soc. 2004, 126, 62) 及热响应 (Angew. Chem. Int. Ed. 2004, 43, 357) 的超疏水—超亲水可逆“开关”材料,该研究被评选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分别被Nature及Science杂志进行了报道。

    以上材料体系的研制,实现了学习自然、模仿自然的过程,发展了仿生纳米界面材料的新领域。

     

                                                                  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

                                                                      2005年11月1日


    附件下载:

    上一篇:化学所荣获中科院2004年度基层工会财务工作竞赛活动一等奖
    下一篇:化学所召开三期规划专题研讨会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科技合作

    研究生教育

    • 招生动态
    • 培养动态
    • 毕业学位
    • 就业信息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796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62554626 传真:010-62564828 010-62569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