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召开2012年夏季学术交流会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夏季学术交流会于2012年8月24日-25日在北京顺义召开。夏季学术交流会每年召开一次,迄今为止已经召开了第七次。教育部科技司基地张安平,中科院基础局局长刘鸣华、化学与交叉科学处处长郭大军,中科院计财局科研基地处副处长侯宏飞,国家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黄志镗院士、黎乐民院士、林国强院士、江龙院士以及国家实验室朱起鹤院士、万立骏院士、高松院士、严纯华院士、刘忠范院士及80多名研究员、教授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
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吴凯教授主持了24日上午的会议,他对各位理事、院士、各部门领导多年来给予实验室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万立骏主任作了主任报告,介绍了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过去一年在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学术交流与开放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并感谢国家有关部门和实验室理事会对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发展给予的指导和支持。
24日下午,会议分四个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24位研究员/教授分别就各自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与参加会议的教授和研究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报告专题、人员及题目包括:
“分子反应动态学与理论化学”专题:来鲁华教授(生物网络动态性质模拟与调控研究)、郑卫军研究员(单价盐在水中溶解的微观机理研究)、余志祥教授(计算和实验研究三氯化铟催化的1,6-烯炔的环异构化反应的机理和真正催化活性物质的确认)、史强研究员(复杂分子体系量子动力学的研究理论)、王炳武副教授(单离子磁体-从稀土到过渡金属)、陈辉研究员(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的高精度计算化学研究)。
“分子纳米结构与材料”专题:郭雪峰研究员(分子器件中的界面科学问题)、刘辉彪研究员(低维无机/有机共轭分子杂化聚集态结构可控组装与性质)、马玉国教授(苯-氟苯相互作用调控的超分子自组装)、徐伟研究员(有机半导体材料:从合成到组合)、齐利民教授(无机微纳结构的交替化学法合成与组装)、詹传郎研究员(自组装光电功能材料及应用)。
“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专题:刘虎威教授(敞开式质谱离子化新技术及其应用)、舒春英研究员(富勒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赵美萍教授(基于DNA-酶相互作用的荧光传感体系)、赵镇文研究员(磷脂酶A2及其酶解产物作为卵巢癌诊断标志物与治疗靶标研究)、褚泰伟(离子液体在核燃料干法后处理中的应用)、叶松研究员(氮杂环卡宾催化环化反应)。
“可持续化学”专题:邹德春教授(纤维光伏电池及其研究现状)、张建玲研究员(绿色溶剂中的分子聚集与功能调控)、赵达慧教授(共轭低聚物在有机光电材料研究中的运用)、刘琛阳研究员(聚合物流变学:熔体、溶液和凝胶)、彭海琳副教授(拓扑绝缘体纳米结构与器件)、侯剑辉研究员(高效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
交流会期间还召开了小型讨论会,双方依托单位的领导和院士对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办公室
2012年8月28日
附件下载: